不少女性都很是羡慕几分钟就将娃生出来的人,但事实上这样真的好吗?
执笔:王筱铭
编辑: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人们常常把生孩子比喻成从鬼门关走一遭,由于疼痛时间比较长,其中还可能遭遇风险,因此不少人希望自己顺产时,能够快一点,自己的疼痛就会相对少很多。
可顺产的时间越短,生孩子的速度越快真的好吗?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案例:
莉莉离预产期还有4天,这天腹部突然疼痛起来,也就是前期的宫缩,家人赶紧带上待产包,医院。
医院后,医生不但不让莉莉赶紧进入产房,而是让家属办理各种手续,甚至还有些人在推销东西。
就这样,莉莉被推进产房的时间推迟了,结果导致人还没有进入产房,孩子就已经生出来了。
莉莉全家人都觉得这一切都是医生的责任,本来莉莉就着急着生孩子,可却被医生所耽误了。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有的人明明还没有到预产期,就突然发生跟莉莉一样的情况,有的甚至在公交上、飞机上就将娃生出来的。
不少人觉得很是羡慕这种人,随随便便就把孩子给生出来了,真的如此吗?
顺产的时间越短越好吗?
并非如此,如果产妇从发动到生出宝宝,整个过程都不超过3个小时,在医学上就被称之为“急产”,这对母体和胎儿都会带来危害。
急产带来的危害
对产妇的危害
a、宫颈裂伤。由于急产的过程中,胎儿分娩的速度过快,几乎是“冲出”产道的,这时候产道很可能没有完全做好扩张准备,那么就很容易让产妇的宫颈出现撕裂或是裂伤的情况。
b、产后出血。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生后,胎盘就会娩出,由于胎盘依附在子宫内膜上,因此在其脱落后,就会开始出血,子宫肌层的收缩力会促进出血点闭合,降低出血的概率。
而急产,子宫基层会由于过度收缩,而导致在胎盘娩出后,收缩变得困难,而导致产后出血的几率上升。
c、产后感染。由于急产的分娩时间较短,那么很可能会消毒不到位,再加上很可能产妇还没有进入产房,孩子就已经出生了,那么所处环境的卫生也无法得到保证,那么就容易造成产后感染。
对胎儿的危害
a、缺氧。由于急产过程中,子宫的收缩力度会比普通产妇大很多,那么在这样巨大的宫缩压力呀,很可能会影响到胎盘的血液循环,从而导致胎儿缺氧,或是宫内窘迫等情况。
b、损伤大脑组织。急产的过程中,产道很可能来不及完全扩张,那么胎儿的头部在经过产道时,就很可能会因为被挤压过度而损伤到脑部组织,甚至是颅内出血。
c、脐带感染。由于阵痛到分娩的时间过短,那么很可能会导致宝宝不是出生在产房里,那么所出生环境就很难做到无菌,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新生儿的脐带被感染。
此外,正常情况下,胎儿在经历产妇的一次次的宫缩下,可以将肺部的水分排出,使得肺部更好地发挥其功能,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婴儿建立触觉和感觉。
可急产由于宫缩的时间较短,且毫无规律,那么胎儿就没有可能会受到规律宫缩的刺激而使得体内的功能更加完善的发育。
哪类产妇容易出现急产的状况?
1、年龄偏小的产妇
医学上将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确定为22岁~30岁,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女性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发育成熟。
那么,如果年龄偏小,小于20岁,那么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和器官很可能还未完全发育完善,那么内分泌就容易紊乱,在宫缩强度过大,就很可能会因为宫缩剧烈而引发急产。
2、生育次数过多的产妇
由于女性每经历一次分娩,骨盆、子宫等位置就会遭受一定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往往是无法完全改善的,因此如果产妇生育的次数过多,那么盆底肌就很可能已经变得很松弛,在分娩时,胎儿能够轻松地被生出来。
3、过度疲劳的产妇
有些产妇在孕晚期仍旧非常劳累,这就很可能会刺激宫缩加速,在内分泌的刺激下,垂体过早释放垂体后叶素,诱发急产情况的发生。
孕妈如何预防急产情况的发生?
1、孕晚期避免受刺激
孕妈在孕晚期,要避免夫妻间亲密举动,避免因刺激而引起子宫收缩,导致体内的激素紊乱,从而诱发急产情况的发生。
2、不干体力活
在孕晚期,孕妈就好好的迎接胎儿的到来,千万不要在家里到处忙活,做一些体力活,则很可能会由此而引发急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