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俗称“例假、大姨妈”,古称“月事、月水、月信、天癸、红铅”。
通俗的讲就是“一个月一次的事儿”。
为什么“月经”会一个月来一次?
因为成熟的卵巢(O)在下丘脑(H)、垂体(P)的内分泌作用下卵泡逐渐发育成熟,并开始分泌雌激素。
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性变化,逐渐增加雌激素的达到一定浓度时,又通过对下丘脑垂体的正反馈作用,促进垂体前叶增加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且以增加LH分泌更为明显,形成LH释放高峰,它引起成熟的卵泡排卵;在LH的作用下,排卵后的卵泡形成黄体,并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子宫内膜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加速生长且机能分化,转变为分泌期内膜,由于黄体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血中这两种激素浓度增加,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使垂体分泌的FSH和LH减少,黄体随之萎缩因而孕激素和雌激素也迅速减少,子宫内膜骤然失去这两种性激素的支持,便崩溃出血,内膜脱落而月经来潮。
排卵后的激素代谢基本为14天,所以在排卵后14天月经就会来潮。而月经前半周期卵泡成熟时间由7-21天不等,也就是正常的月经周期(两个月经周期的第一天之间间隔的时间)可为21-35(28±7)天,波动不大于7天就称之为规律的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