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前叶机能减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漫画母乳是怎么多起来的澎湃在线 [复制链接]

1#

梁银菁司幽欧茜医生

我们都知道,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但是绝大部分人不了解乳汁是从哪儿来的,也对乳房、泌乳原理有着各种各样的误解。

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那就是——

胸大不大和奶多不多,

真的没有一毛钱关系!

要说清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乳腺的结构。

乳腺是乳汁形成的地方,在「怀孕前」它是挂机状态,扁扁的,而一旦接到了怀孕的信号,乳腺组织就开始旺盛地发育,积极地为产后宝宝的口粮做准备。

没错,孕前的乳房就是两坨肥肉,不能用来预测产后的奶量,真正决定奶量够不够的,硬件看乳腺,软件看乳汁的移出(后面会讲)。

也许有人注意到了,我前面是用「怀孕前」和「怀孕后」来划分乳腺的状态,而不是用产前产后,这就涉及到第二个误区——

泌乳这件事,

是从怀孕就开始准备的!

女性在刚刚怀孕的时候,乳房就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乳房胀满、甚至胀痛,乳头变得更凸出,乳晕颜色变深。这是身体在告诉你:家里(子宫)里来了个小客人,餐厅(乳房)要开始准备营业啦!

整个孕期下来,乳房的罩杯一般都会增加1~2个Cup。

有一些女性孕期乳房外观和自我感觉变化不大,但她们也能成功母乳喂养。孕期对乳房变化的自我感受不能用于预测乳汁产量和母乳喂养结局。

我们可以近似地把乳房比作一个回转寿司店,为什么不是其他店,看下去你就明白了。

乳腺细胞在孕16周就已具备合成乳汁的能力,但是由于胎盘的存在,高水平的孕激素抑制了泌乳素,就好像踩了一脚刹车,乳汁不会大量分泌。

少数孕妇从16周开始发现乳头上有少量液体渗出,或者能够看到分泌物干燥后的结痂,有些孕妇在26周后有较多的分泌物出现。这些都是乳汁在孕期就合成分泌的证据。

等到宝宝呱呱坠地,胎盘跟着功成身退,孕激素减少,泌乳素一下子占领了上风,乳汁「即将」开始大量分泌。

细心的朋友又发现了,这里我用的是「即将」,而不是「立刻」,只是因为——

母乳亲喂主要靠现吃现产!

在刚生下宝宝的前三天,妈妈们会感觉乳房不充盈,一些妈妈可能无法用手或吸奶器挤出奶来,于是就产生了「刚生完没有奶」的误解。

而实际上,乳房现在还处于泌乳一期,也就是「客人还没来,不知道该上多少菜」的阶段。

如果产后的第一个小时里,妈妈和宝宝能做到「早接触、早吮吸、早开奶」的话,接下来几乎不用担心「厨师」不上菜。

当宝宝吮吸乳房的时候,乳头乳晕上面的末梢神经会收到信号,通过肋间神经传达给下丘脑,促使垂体前叶释放泌乳素,同时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其中泌乳素负责监督乳腺生产乳汁,催产素负责敦促乳腺把乳汁挤出去,这样宝宝就能吃到奶了。

聪明如你,看到这里一定恍然大悟:

完全正确,在泌乳一期,妈妈真的不必想太多,宝宝饿了,抱过来喂就是,别担心TA吃不到,婴儿的嘴可是世上最强的吸奶器,比你的手、吸奶器高级了不止一点点,就算刚开始还不太熟练,稍加磨合也能很快吃到妈妈的奶。

关联阅读:为什么吸奶器不能用于评估奶量?它比宝宝的嘴差在哪儿?

这时可能有妈妈就要问了,为什么产后的头两天奶会这么少呢?这么少的奶会不会不够吃呢?

当然不会,因为小宝宝的胃很小,尤其是第一天,只有樱桃大,一次只能装几毫升,所以——

少吃多餐就是婴儿的正常状态

既然宝宝一次不需要吃很多,那乳房又何必分泌太多呢?亲爱的,都配套的呀。

除此之外,产后头两天奶不那么多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

1、胎盘和乳房的工作交接需要时间。孕育宝宝和生产乳汁,靠的都是妈妈摄入的营养,在孕期,胎盘要保证营养大部分用来供给宝宝的生长发育,而产后,乳房成为营养消耗大户,但这个交接不是在产后立刻完成的。

2、在吃奶这件事上,妈妈和宝宝需要时间去磨合。都说吃奶是本能,但是宝宝的嗅、闻、触碰、含接、吸吮和吞咽还是要在一次次练习中,变得更加熟练,以便下一次能更快更轻松地吃到奶。

3、因为被产道挤压的疼痛和努力来到这个世上的劳累,有的宝宝甚至会睡很久而不需要吃奶,因此一部分乳房还不能立刻迎来就餐的小客人。

综上所述,这时候并不需要乳房分泌很多的乳汁,否则就该妈妈涨得难受了。

那既然说到涨得难受,很多妈妈一定都会想起了产后第三天那噩梦般的回忆。

下奶了

民间说的「下奶期」,就是泌乳二期的开始,具体的时间,有研究认为,是产后3~8天,也有研究认为,大部分是36~96小时,但12~小时都有可能。

正常开启母乳喂养的妈妈中一部分,会在这个时候感觉乳房涨得像个球,有的甚至一路涨到腋下,胳膊都放不下来那种,但也有一部分人没有这个困扰,涨奶之痛似乎和她们没关系,难道是后者乳汁分泌得少吗?

我在产后病房做母乳喂养数据统计的时候,就发现一个时间点很有意思。大部分母乳喂养的妈妈在生完第2天的那个晚上,都会突然添加配方奶。问起理由,都说那是个holynight,宝宝疯狂地索取乳房、好像永远都吃不饱,妈妈实在招架不住,不得不额外添加奶粉让自己睡上几小时。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只要在他们之间再插上一个时间,大家就一目了然了。

原来宝宝的突然「不淡定」,是为了配合「下奶期」的到来啊!只要在泌乳素分泌高峰前、乳汁大量分泌前,频繁地吮吸、积极地移出乳汁,妈妈就可以免受涨奶之苦,真是让人感叹大自然的设计无比贴心啊。

整个泌乳二期乳腺都在泌乳素的鞭策下疯狂泌乳,以应对宝宝不断增大的食量,看着宝宝挂在胸前大口吮吸吞咽,妈妈心里也会有一股满足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可是,从产后第九天开始,乳房进入了泌乳三期,乳汁的生产不再由泌乳素主导,而是由乳腺自发配合宝宝的需求生产,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妈妈产生了新的疑惑。

再强调一次——

母乳亲喂主要靠现吃现产!

在宝宝没有吃的时候,乳腺也会减少乳汁的分泌。

所以宝宝不吃了以后,乳房会瘪瘪的,甚至挤不出什么东西来,客人都走了,你一个在门口探头探脑的路人,激不起厨师干活的干劲啊。

当宝宝开始吃了,乳腺会配合宝宝的需求分泌乳汁。

所以不必担心宝宝能不能吃到奶,只要宝宝以正确的姿势衔乳,乳腺很快就能分泌出乳汁,没有奶阵不代表没有奶,也许只是厨师今天强迫症发作,上菜上得比较匀速呢?

如果宝宝一直不吃奶,乳房里就会库存爆炸。

所以不涨奶代表供需平衡,涨奶反而可能会回奶,厨师也是有脑子的,我做一大堆你不吃,那下次我少做点好了。

反过来说,如果宝宝一直吃,或者妈妈一直挤,厨师就会意识到现在这个产量远远不够,于是加快手速疯狂生产,乳汁就会越来越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追奶全靠频繁移出,而不靠鸡汤鱼汤骨头汤,材料再多,客人不吃的话厨师也不做啊。

了解了这些母乳生产的知识,下次再有人怀疑妈妈奶不够,妈妈可以有理有据地怼回去了。当然,妈妈也可以转发本文让更多人看到,当越来越多的人都了解泌乳原理,对妈妈的无端怀疑也就会减少了。

本文设计:萌犸

本文作者:梁银菁泌乳顾问妇产科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年5月22日。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