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与护理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520/4626134.html33岁的阿明(化名)因甲亢发现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初次手术后心慌、手抖症状依然持续存在。日前,医院接受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完整切除瘤体。术后症状消失,复查TSH降至正常,一周后顺利出院。
(磁共振影像清晰显示垂体瘤。)
(神经内镜下手术视野。)
据了解,TSH腺瘤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功能性垂体瘤,发病率在百万分之一,手术难度大。近年来,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经鼻腔切除垂体瘤的疗效提高了,开颅手术减少了,越来越多患者受益。
瘤体直径近3公分
去年11月,阿明因明显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出现心慌、手抖,医院查磁共振后诊断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接受了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肿瘤切除。但术后甲亢症状未有缓解,同时出现了左眼偏斜等症状,复查提示肿瘤复发。
为求根治,阿明辗医院求医,在神经外科住院。经过详细评估,确诊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肿瘤呈侵袭性生长,并侵犯到海绵#窦和鞍上的颅内位置。
该院神经外科郭文龙副主任医师介绍,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是垂体瘤的一种。和其他类型的垂体瘤不同,TSH垂体瘤富纤维化,质地通常较韧,血供也较丰富,因此手术难度较其他类型垂体瘤要高得多。另外,对于有海绵窦侵袭或者鞍上侵袭的,手术全切率和甲亢缓解率更低,手术难度更大。
考虑到阿明的肿瘤体积大,直径接近3公分,呈侵袭性生长,有明显分隔,常规经鼻入路难以切除,必须扩大经鼻蝶入路。而他此前已经历过一次手术,解剖结构紊乱,明显增加了手术全切除的难度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风险。但是,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肿瘤将继续进展难以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手术全切除仍为首选,患者和家属了解情况后亦强烈要求手术。
针对以上情况,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东教授组织科内讨论,制定了详细手术策略。神经内镜团队詹升全主任医师、郭文龙副主任医师主刀,为阿明实施手术,耗时5个多小时,最终完全切除了肿瘤。
术后阿明症状完全缓解,恢复良好。复查促甲状腺激素TSH从术前的7.μIU/ml降至0.μIU/ml,回到正常水平。磁共振显示肿瘤全切除,未见脑脊液漏。术后1周出院。
发病率在百万分之一
据介绍,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正常大小在7毫米以下,分前叶和后叶两部分。它能分泌多种激素,对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生殖等、身体内分泌平衡状态有重要作用。
临床上,垂体瘤主要分为无功能性垂体瘤和功能性垂体瘤。“无功能性垂体瘤可以无症状,部分体积较大的可出现压迫症状,而功能性垂体瘤还会分泌激素,表现出相应症状。”郭文龙表示,功能性垂体瘤常见的有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TSH腺瘤临床较少见,发病率在百万分之一。
“对患者来说,垂体瘤最大的危害还是压迫效应。”郭文龙指出,因垂体上面就是视神经,瘤体增大可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很多人首诊就是去了眼科,后来查出是垂体瘤。垂体瘤如压迫到两侧毗邻的动眼、滑车神经,可出现眼睑下垂、斜视等症状。体积较大的垂体瘤还可导致脑压高、卒中出血。
多数垂体瘤可经鼻手术
郭文龙表示,目前垂体瘤治疗包括药物、放射、手术治疗。微腺瘤(直径小于10mm)没有引起明显症状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