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然而,血液病患者一旦长期多次输血,很可能导致体内铁量增加,形成铁过载,进而损伤心脏,肝脏等多器官的功能。为此,对依赖输血治疗的血液病患者,要积极进行祛铁治疗,减少对内脏的损伤,也是延长病人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
铁是人体内必需的元素,而正常人对铁的吸收和代谢有调节作用,从而让体内的铁元素的含量一直保持平衡状态。而人体每天摄入铁约为1-2㎎,同时也排出1-2㎎。而依赖输血治疗的血液病患者,虽然输血可以缓解病情,甚至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同时体内的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而集体缺乏有效的排铁机制,尤其是反复的红细胞输注,会导致体内铁良骤增,出现“铁过载”现象。一旦体内提储备达到极限,游离状态的铁可催化具有高度活性的羟自由基形成,导致膜功能的损害和蛋白质变性,最终对肝脏,心脏,脾脏,垂体前叶,胰腺和关节等主要器官造成损伤。
临床上针对铁过载现象,主要通过监测肝铁浓度,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以及MRI测定心脏T2和肝脏R2值来确定,至于确诊铁过载的标准,多是以在排除活动性炎症、肝病、肿瘤、溶血和酗酒等因素的影响后,血清铁蛋白μg/L诊断为铁过载。
铁过载如何治疗?
临床上治疗铁过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静脉放血治疗,二是药物治疗。
静脉放血治疗适用于铁过载程度较轻且不伴有贫血的患者,常用于原发性血色病的治疗。
而药物治疗,主要是三种药物,包括去铁胺,去铁酮和地拉罗司,患者需结合自身病情评估,适应症等,选择性的用药,同时,药物治疗也是目前主要的铁过载治疗方法。
如需用药指导和最新一线治疗方案指导,可以戳下方获取帮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