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前叶机能减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室推介内分泌老干部病区改变你的生活 [复制链接]

1#
生什么病就吃什么水果一种水果治一种病 http://www.pangguangyana.com/jxpgyzy/7350.html

今年11月24日,CDS大会糖尿病伴发疾病研讨会上,来自医院内分泌科的秦贵*教授对糖尿病患者性功能障碍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为我们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打开了一扇实际并不崭新却常常被人忽视的窗户。

原来,糖尿病男性患者的勃起功能发生障碍的几率居然比普通人高3.6倍!

男女均受影响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和发病率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人逐渐开始了解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足病等糖尿病并发症。但是,很多朋友并不知道糖尿病也会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

忽视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2型糖尿病患者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患者往往会认为自己的性功能障碍是因为年纪大自然所致,并没有意识到这竟和糖尿病有关;性功能障碍患者由于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常常向医生谈及这方面问题难以启齿,而目前状况下,医务人员也不一定在问诊的时候常规问及此类问题。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糖尿病人的性功能障碍,并非只发生在男性身上,女性也会发生类似问题。

女性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性欲减低甚至性冷淡,有的还会出现月经紊乱等现象。而男性糖尿病患者,轻者性欲低下、勃起硬度不足、持续时间缩短,重者还会影响精子质量,导致生育能力下降。

由于男性糖尿病患者勃起障碍常常与血管病变有关,因此,对于男性患者,当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时往往预示着糖尿病病情加重,要特别重视。

糖尿病性功能障碍4大原因

1、血糖长期控制欠佳

长期体内的高血糖水平,使多元醇不断沉积神经纤维上,会损害神经的正常传导功能,降低兴奋性。包括周围神经、自主神经以及周围动脉血管都会发生一系列病变。当病变累及阴茎周围神经时,可导致阴茎对内外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2、血脂异常升高

糖尿病患者常伴随体内脂代谢紊乱,而长期的血脂异常升高,会导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一旦累及阴茎动脉和阴茎海绵体中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就会逐渐硬化、狭窄,导致供血受阻,诱发阳痿。

而一旦累及睾丸小动脉及附属性腺血管,长期供血不足不仅会引起睾丸产生精子能力衰退,还会损害相应腺体的分泌功能,届时精子质量、数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引起不育。

3、性激素调节失衡

长期高血糖状态或者血糖水平控制欠佳,会使男性分泌雄性激素的睾丸内间质细胞和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垂体前叶细胞等分泌细胞对糖的利用过程发生障碍,以致合成性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功能受损,血中相应激素水平减低,造成生殖内分泌激素分泌功能障碍。

4、心理压力大

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需要长期严格控制饮食、长期规律用药、经常性化验及检查,往往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加之糖尿病患者本身抑郁症发生几率相对较高,可谓压力重重。又由于文化背景,对伴侣缺乏坦诚交流、有效沟通,更加重性功能障碍的发生。

糖尿病“不举”怎么办

面对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必须遵守一个原则:预防第一,治疗要及时。

1、预防第一

控制好血糖: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

控制好血脂: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70%合并有动脉硬化,65%合并有神经病变。所以管住嘴、迈开腿非常关键。

保持心情愉悦:90%情感严重压抑的男性糖尿病患者会合并有勃起功能障碍,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要放平心态,保持快乐。

2、治疗要及时

目前常用药物有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如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作用是扩张全身血管,起效快。但其使用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血压低、心脏功能差、使用硝酸甘油降压的患者不能用,否则有生命危险。而且对于严重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这些药物也不足以将他们的性功能提到到正常水平。

此外,还有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B12等,和扩张动脉、改善循环的药物,如前列地尔。

同时,女性糖尿病患者也应积极治疗糖尿病,当病情获得控制后性功能障碍也相应改善。且要合理应用药物,彻底治疗相关阴道炎。

希望大家看完此文后能对糖尿病性功能障碍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不仅男性糖尿病患者要加以重视性功能障碍警示糖尿病病情加重的问题,既往未诊断过糖尿病的勃起功能障碍男性患者,也应随机筛查血糖值,排除糖尿病可能。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不举”的原因,可能是糖尿病!------消化病公益科普帖

马医生推荐

?晚期糖尿病肾病:做透析并不是越早越好

?夜尿多,泡沫尿?警惕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最容易导致的三大并发症

Dr.Panda

分享 转发
TOP
2#
50岁以后 http://www.pindaod.com/drby/6273.html

医院

内分泌老干部病区

科室介绍

内分泌老干部病区成立于年,是新密市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独立建科最早的科室。人才梯队合理,共有医护人员20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11人。科内技术骨干先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现有胰岛素泵11台,开展了胰岛功能测定,糖尿病足的早期筛查等。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坚持团队协作,以优质服务立科,以严格管理治科,努力构建和谐奋进科室。

诊疗范围

一、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

二、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如甲亢、甲减、亚甲炎,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术后管理,甲旁亢致高钙血症、高钙危象,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致低钙抽搐等;

三、低血糖的应急及处理、风险评估及查因(如胰岛素瘤、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反应性低血糖症、药源性低血糖症等);

四、垂体功能异常的疾病: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垂体危象、中枢性尿崩症、高泌乳素血症、肢端肥大、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等;

五、肾上腺疾病: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六:围绝经期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性腺疾病;

七: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的治疗、查因。

八:各种老年病。

特色技术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糖尿病高渗高血糖综合症,顽固性高血糖,垂体危象,甲亢危象,甲低危象,肾上腺危象等急重症的抢救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现在内分泌老干部病区接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最小年龄2岁,通过规范的血糖管理及综合治疗,很多1型糖尿病孩子可以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

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早期筛查、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妊娠糖尿病血糖管理、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管理、老年及危重病患者血糖管理、糖尿病宣教等方面形成了显著的医疗特色。

科室开展OGTT试验、胰岛功能检查,为糖尿病前期、糖尿病诊断、分型、治疗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更多内容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