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前叶机能减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检验职考检验医学职称考试高频考点刷题 [复制链接]

1#
儿童白癜风应吃什么         http://pf.39.net/bdfyy/zjft/150411/4606959.html
1.下列体液中不含血型物质的是(D)A、唾液B、羊水C、胃液D、脑脊液E、尿液解析:ABO抗原不仅存在于红细胞膜上,还可存在于白细胞、血小板及其他组织细胞上。ABO血型特异物质存在于唾液(含量最大)、尿、泪液、胃液、胆汁、羊水、血清、精液、汗液、乳汁等体液中,但不存在于脑脊液。这些可溶性抗原又被称为“血型物质”。凡是体液中有血型物质者为分泌型(可以中和或抑制抗体与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发生凝集),无血型物质者为非分泌型。2.区别血尿和血红蛋白尿的主要方法是(A)A、尿沉渣镜检B、隐血试验C、尿胆红素测定D、尿三杯试验E、尿蛋白定性解析:血红蛋白尿显微镜下不见红细胞或有极少量红细胞碎片,离心沉淀后上清液仍为红色,隐血试验阳性;血尿离心后上清液呈淡*色,隐血试验阴性,沉淀物显微镜下可见到大量红细胞。3.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多见于(C)A、伤寒感染B、淋巴细胞白血病C、寄生虫感染及皮肤病D、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E、长期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及寄生虫感染、某些皮肤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皮肤病、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脑垂体前叶功能减低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4.瑞氏染色时,如果缓冲液的pH偏碱,则红细胞会呈现(A)A、灰蓝色B、粉红色C、橙红色D、紫黑色E、*色解析:细胞各种成分均属蛋白质,因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红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染色偏红,细胞核呈淡蓝色或不染色;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亚甲蓝结合,所有细胞呈灰蓝色,颗粒呈深暗,嗜酸性颗粒呈暗褐,甚至棕黑色。5.妊娠试验测定的激素是(D)A、雌激素B、胎盘催乳素C、胎盘专一性蛋白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孕激素解析:一般妊娠后35~40d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ng/L以上;60~70d达高峰,HCG可达6.4~25.6μg/L,常用的HCG检査方法即能显示阳性结果,单克隆抗体二点酶免疫法在受精卵着床后5~7d即能检测出HCG,检验星空,检验君综合整理。6.分类计数白细胞时应选择血涂片的(D)A、尾部B、头部C、体部D、体尾交界处E、头体交界处解析:因为白细胞相对于血液的其他成分而言,体积更大一些,所以推片的过程多位于涂片的尾部和两侧。通常涂片尾部嗜中性粒细胞较多,淋巴细胞较少,单核细胞沿涂片的长轴均匀分布。幼稚细胞分布在涂片的尾部和边缘,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分布在涂片头部和体部。7.正常阴道分泌物外观为(A)A、白色稀糊状B、无色透明黏性C、*色水样D、奶油样E、脓性解析:正常阴道分泌物为白色稀糊状。8.下列关于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概念论述错误的是(A)A、贫血时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两者减少程度是一致的B、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为血红蛋白C、每个红细胞含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D、一般情况下,随红细胞的增多和减少,血红蛋白常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E、同时测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对贫血类型的鉴别有重要意义解析:贫血时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两者减少程度是不一致的。9.下列静脉采血步骤中哪项是错误的(E)A、选择适宜静脉,扎止血带B、消*C、检查注射器有无阻塞和漏气D、穿刺时针头斜面向上抽血E、抽血完毕,立即将血液沿针头快速注入试管内解析:抽血完毕,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抗凝管中,防止溶血和泡沫产生。10.正常阴道清洁度为(A)A、Ⅰ~Ⅱ度B、Ⅲ~Ⅳ度C、Ⅱ~Ⅲ度D、Ⅰ~Ⅲ度E、Ⅲ度解析:正常阴道清洁度为Ⅰ~Ⅱ度。11.不符合原始红细胞形态学特点的是(D)A、胞体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可见瘤状突起B、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比原粒细胞粗而密C、核仁大,界限不清D、胞质透明呈淡蓝色,常见核旁淡染区E、核质比大解析:原始红细胞胞浆深蓝色,不透明,故选D。12.下列选项中,肠道的正常菌群是(E)A、志贺菌B、伤寒沙门菌C、副溶血弧菌D、霍乱弧菌E、变形杆菌解析:肠道正常菌群为类杆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等,尚有少数过路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等。13.标本采集和送检过程中错误的是(D)A、标本采集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的污染B、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C、采取标本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D、脑膜炎球菌要冷藏E、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解析:脑膜炎球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不耐寒冷干燥,标本采集后应保暖保湿,立即送检,不能冷藏。14.乙肝患者血清中不易测出的是(C)A、HBsAgB、HBeAgC、HBcAgD、抗-HBsE、抗-HBe解析:HBcAg包裹在HBV外膜中,不能在血中直接检出。15.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是(C)A、使细菌获得充分的营养B、减少细菌间的相互抑制作用C、获得足够的单个菌落D、加快细菌的生长速度E、利于细菌的大量生长解析:A、B、D、E都是平板分区划线的“结果”,而不是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就是获得足够的单个菌落。16.正常菌群不包括(E)  A、常居菌B、过路菌C、条件致病菌D、机会致病菌E、致病菌解析:正常定植于人体各部位的细菌群称为正常菌群。包括三种情况:①常居菌;②过路菌;③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17.HBV感染后第一个出现的血清学标志物是(C)A、HBeAgB、HBeAbC、HBsAgD、HBsAbE、HBcAb解析:HBsAg是HBV感染后第一个出现的血清学标志物,也是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18.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的病*是(C)A、HAVB、HIVC、HCVD、HDVE、HEV解析:HBV和HCV与原发性肝癌有密切关系。19.荷包蛋”样菌落是哪种微生物的培养特性(C)A、莫氏立克次体B、螺旋体C、支原体D、衣原体E、大肠埃希菌解析:支原体典型的菌落中心部位较厚,向下长入培养基,周边为一层薄薄的透明颗粒区,呈“油煎蛋状”。20.父母血型基因型为BB和OO,则其子女的血型只可能是(B)A、A型B、B型C、O型D、B型和O型E、AB型解析:来自父母双方染色体的基因,可组成6种基因型(OO、AA、AO、BB、BO,AB);遗传时遵循共显性遗传的规律,在子代形成A、B、O、AB四种表现型,即血型A、B、O、AB。21.ABO血型检查可应用于(E)A、输血B、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查C、器官移植D、ABO血型与疾病之间的关联E、以上都是解析:ABO血型检查可应用于输血、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查、器官移植、ABO血型与疾病之间的关联。22、贫血时,红细胞不会出现的异常是(C)A、Howell-Jolly小体B、卡-波环C、棒状小体D、胞质嗜多色E、嗜碱性点彩解析:棒状小体即Auer小体,是粒单系细胞所特有的标志,红细胞中不可能出现。23、下列有关淀粉酶的叙述错误的是(E)A、最适反应pH6.9~7.0B、分子量较小,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C、需氯离子活化D、不能采用EDTA抗凝血检测E、淀粉酶升高即可确诊胰腺炎解析:淀粉酶活性中度或轻度升高可见于一些非胰腺疾病,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癌、胆石症、溃疡病穿孔及吗啡注射后等均可见血清淀粉酶增高。24.女性尿液中出现较多而无明显临床意义的是(E)A、红细胞B、白细胞C、脓细胞D、肾小管上皮细胞E、鳞状上皮细胞解析:鳞状上皮细胞在女性尿液中出现较多但无明显临床意义。25.CK-MM主要存在于(E)A、肝B、心肌C、脑组织D、红细胞E、骨骼肌解析:CK-MM型主要存在于骨骼肌细胞中,CK-BB型主要存在于脑细胞中,CK-MB型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26.观察尿液红细胞形态鉴别血尿的来源最好采用(E)A、普通显微镜B、透射电镜C、荧光显微镜D、偏振光显微镜E、相差显微镜解析:观察尿液红细胞形态鉴别血尿的来源最好采用相差显微镜。27.ICSH将网织红细胞分为4型,不包括(A)A、0型——有核红细胞B、Ⅰ型——丝球型C、Ⅱ型——网型D、Ⅲ——破网型E、Ⅳ——点粒型解析:ICSH将网织红细胞分为4型,不包括O型——有核红细胞。28.ICSH推荐血沉测定的参考方法是(A)A、魏氏法B、潘氏法C、血沉仪法D、温氏法E、ξ血沉率法解析:ICSH推荐血沉测定的参考方法是魏氏法。29.多尿是指成人24小时尿量多于(A)A、mlB、0mlC、mlD、mlE、ml解析:成人24小时尿量经常超过ml,小儿24小时尿量大于ml时称为多尿。30.血沉测定时,枸橼酸钠抗凝剂与血液之比是(C)A、1:1B、1:2C、1:4D、1:6E、1:9解析:枸橼酸盐抗凝剂常用于红细胞沉降率和凝血功能测定,血沉测定时,枸橼酸钠抗凝剂与血液之比是1:4。●高频考点汇总

血液学一般检验●高频考点汇总

尿液检验(专辑)●高频考点汇总

血型与输血(专辑)●高频考点汇总

脑脊液/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检查●高频考点汇总

粪便/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检查戳原文,检验医学推荐用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