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相布局文化产业 互联金融扎堆影视投资
本报 张夏楠 北京报道
在过去一年,围绕影视剧投资的火热不单单体现为近300亿的电影总票房,也不只是几个小成本高回报的电影项目,作为互联巨头的京东影视剧众筹、百度百发有戏、阿里娱乐宝的入场也搅动了市场。
2月3日,P2P平台爱投资正式推出“爱影视”系列产品,向影视剧提供债权类融资。这样的尝试却并非没有先例。在2月7日,娱乐宝宣布了与耀莱影视的战略合作计划。从专业的机构投资到普通投资人,影视剧投资受捧的背后又有哪些风险?
从机构到互联
曾经专业从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的知合资本总裁助理徐绍毅向本报表示,投资影视剧的风险因素有很多,包括起拍风险、完片风险、播出风险、票房收入、审批风险、代理人风险等。他解释,对于一部影视作品来说,出品人、投资方与导演等各方都会有各自的诉求,虽然不是对立,但总是各有侧重。包括团队、排片档期等都有可能影响到票房收入,而不完全取决于演员或剧情。
以通常的融资方式来看,徐绍毅表示,有些属于早期投资,有了剧本框架或选定演员就开始找投资,风险比较高。有些电影会将融资分为制作融资和宣传发行融资两块,但都可以在拍摄早期启动。最常见的除了股权融资,就是信用类的债权融资。
由于影视行业的专业性较强,影视剧投资一直是以专业机构为主。这种情况随着互联金融的推进而有所变化。
以京东影视众筹为例,在2月5日获得的数据显示,目前为止京东众筹影视类项目共13个,其中已完成10个,3个正在募集期。涉及总金额超过129万,总支持人数6000多人。
众筹资金的使用分为两类,已定档期的影视剧以宣发互动为主,也有项目是为筹备拍摄阶段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为后期宣传做推广。
但对于投资人来说,参与众筹的“投资”属性并不明显。受限于监管规则,众筹参与者所获得的回报通常是电影票、周边产品、首映礼以及签名、探班、片尾鸣谢等实物或虚拟权益。
而百发有戏和娱乐宝则分别引入了信托及保险产品,提供了现金回报的渠道,不过投资回报究竟如何,目前尚不得而知。
去年9月上线的百发有戏,页面上至今只有《*金时代》一个产品,这一产品曾募集资金超过1800万元,投资人有3301位。相关说明显示今年3月份会向投资人发放所谓制片人权益章,作为年化8%-16%补偿金的凭证。
同样是去年9月上线,娱乐宝至今共推出了5期14个影视项目相关的保险产品,首期项目仍要等到今年4月才能拿到收益,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
2月7日,娱乐宝第5期影视项目举办首映礼,阿里巴巴数字娱乐事业群总裁刘春宁宣布了与耀莱影城未来3年1亿元规模的合作意向。
与京东影视众筹相同的是,百发有戏和娱乐宝也为投资人提供了电影票、周边产品、明星见面会等权益。
P2P入场布局
在影视行业布局的除了互联巨头,还有P2P平台。如果说百度和阿里引入了金融机构,仍需面对票房是否影响投资收益的质疑。更为直接的P2P债权投资又该如何规避风险?
爱投资CRO刘博向本报解释,爱影视产品很大程度依靠了合作方北青龙腾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北青投资”)提供的逆向回购的兜底,后者的控股股东为港交所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北京青年报社(集团)。
项目的借款人与北青投资为同一部影视剧的出品人,并约定分配项目收益,如果借款人到期无力偿还,北青投资将受让其全部的投资份额及收益,并对投资人进行偿付。他同时表示,由于债权投资拿的是固定收益回报,可以说跟票房收入“没有关系”。
另外,刘博表示,目前只介入后期的融资,包括已经开拍甚至已经杀青的电影及电视剧,资金用于后期拍摄、制作与宣传推广等。在累积经验之后,将来可能介入前期投资。
至于北青投资为什么愿意提供兜底,他解释,来自爱投资部分的融资因为有北青投资的参与,可以使后者在整体投资中实际占比更大,有更多话语权。同时也是在传统的银行等机构之外,尝试新的融资渠道,使资产配置更加灵活。“我们合作时也考虑到了对影视剧的营销效果,因为投资用户是很好的宣传渠道。”他说。
在爱投资之前,P2P平台爱钱帮也在去年推出影视相关产品。从公开的项目信息来看,目前共有12个项目,涉及5部影视剧,筹集金融共计1280万。
这些项目或是以企业法人提供个人无限连带担保责任,或是由专业担保机构提供担保。还款来源主要是电影票房分成或电视剧播映权收入。据了解,这也是影视剧制作机构从银行获取贷款的主要形式。
现实来看,由于影视剧制作企业普遍存在有形资产较少、未来收益和市场价值不确定、成本回收周期较长、无形资产难以评估和流转等问题,风险较高,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支持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