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白茶产自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得益于云南独特的高原环境,空气干燥而稀薄,日温差较大,秧塔村是大白茶的产地。
据地方志记载,在清朝道光二十年(年),由一位每天吃六碗米,使九斤半锄头的陈六九去江迤(即澜沧江)边做生意,在茶山坝发现白茶种,便偷偷地摘得数十粒种籽,藏于竹筒扁担中,带回秧塔村,如今老茶树仍然枝繁叶茂。
此茶树又经数年培育,成长很快,而后扩种到周围十四块茶地,曾达三、四亩面积,年产三、五担茶。
大白茶适制多种茶类,制作传统晒青茶,以春茶为佳,谷花茶次之,尤以清明前最好,称明前春尖,制成炒青,烘青茶类,香气更好,毫色银灰,汤青绿。制成红茶:金毫显露,条索肥硕、口感甚佳。年,大白茶被评为云南八大名茶之一,被列为地方名茶良种,载入年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秧塔村行政上属景谷民乐乡,地域上距离景谷乡更近,故景谷乡人制茶的方法一直与大白茶的制作方法一至,并把茶叶拉成直条称为“把把茶”
历史上大白茶的制作方法,鲜叶采下后,随即手工杀青,然后摊凉揉捻,揉捻一道后,经充分解块,均匀地摊在蔑笆上,曝晒到半干时,再复揉一道(称为收二道浆),然后抖散,晒干即成。
大白茶芽叶披满茸毛、成茶肥硕重实,白毫显露、条素白、气味清香、鲜爽度好,花果香显,入口清凉有薄荷味,茶汤鲜醇度高,耐冲泡,有喉韵。
在清朝时曾制成龙须茶,以红丝线扎成谷穗状,进贡朝廷,称为白龙须贡茶。
饮用云南大白茶,不宜太浓,一般亳升的水用5克的茶叶就足够了。水温要求在95℃以上,第一泡时间约5分钟,经过滤后将茶汤倒入茶盅即可饮用。
第二泡只要3分钟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随饮随泡。一般情况一杯白茶可冲泡十次以上。
白茶药效性能很好,具有解酒醒酒、清热润肺、平肝益血、降压减脂、消除疲劳、消炎解毒等功效,对烟酒过度、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起的身体不适、消化功能障碍等症有帮助。
1.保护牙齿
白茶茶叶中富含多种氨基酸,氟含量较高,对于蛀牙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并且可以坚固牙齿,让牙齿以及牙龈变得更加健康。
2.利尿解毒
白茶中高含量的茶多酚中黄烷醇类化合物能够刺激肾血管舒张,增加肾脏的血流量,从而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使尿液中的乳酸获得排除,达到利尿排毒作用。
3.保护眼睛
白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它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能合成视紫红质,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清楚,可预防夜盲症与干眼病。多喝白茶,有利于保护眼睛。
4.保肝护肝
白茶富含的二氢杨梅素等黄酮类天然物质可以保护肝脏,加速乙醇代谢产物乙醛迅速分解,变成无毒物质,降低对肝细胞的损害。同时,二氢杨梅素起效迅速,并且作用持久,是保肝护肝,解酒醒酒的良品。
5.防辐射
白茶还有防辐射物质,对人体的造血机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减少电视辐射的危害,特别适宜电脑办公的白领饮用。
6.消除疲劳
白茶中的咖啡碱和黄烷醇类可促进大脑垂体活动,能加强肌肉收缩,消除疲劳,使人头脑清醒提神。
7.降血糖
白茶中的多酚类和酯类、有促进胰岛素合成的作用;儿茶素中的多糖类物质,有去除血液中过多糖分的作用。茶多酚对人体的糖代谢障碍具有调节作用,能降低血糖水平。
8.保护心血管系统
白茶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加工中较好地保留了榭皮素,是维生素P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降低血管堵塞,保持血管通透性作用。
9.抗过敏反应
白茶茶叶中含有的儿茶素和特有的茶多酚是主要抗过敏活性成分,白茶还可以有效地减轻炎症部位的真皮浮肿,达到抗过敏的作用。
10.降血压
白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维生素C和维生素P。茶多酚能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从动脉壁移至肝脏,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同时可以增强血管的弹性和渗透能力。白茶还可通过利尿、排钠的作用,间接引起降压。茶中含有氨茶碱能扩张血管,使血液容易流通,也有利于降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