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见习记者钱奕昀
疫情面前,医护人员是最伟大的逆行者。而此次与医护人员一同逆行奔赴战“疫”一线的,还有一批消毒机器人。1月20日,10台钛米智能消毒机器人在工作人员的守护下,从上海出发奔赴武汉,它们此行的任务,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进行消毒工作。同时,新一批的钛米消毒机器人已由合作伙伴订购,医院,继续支援抗疫前线。
效率比传统消毒提升6倍
钛米智能消毒机器人是国内首款集成多种消毒方式的消毒机器人。钛米创始人潘晶介绍,常见的消毒杀菌方式有超干雾化过氧化氢、紫外线消毒、等离子空气过滤等,钛米消毒机器人能够根据环境,自动识别并选择消毒方式。
“以武汉医院为例,消毒机器人主要对两个区域进行消毒。一是隔离病房区域,二是医护人员到隔离病房的缓冲区。当目标区域有人时,这两处均采用次氯酸+过氧化氢+等离子的高水平消毒方式,无人时,则采用紫外线消毒方式。根据统计数据,采用气化过氧化氢加紫外线的消毒方式,1小时能消灭40多平方米面积的病毒。消毒效率大约是传统消毒方式的6倍。”潘晶说。
那么,消毒机器人本身是否会携带病毒,造成病毒二次传播呢?“我们做了大量实验,将带菌布片放在消毒机器人身上,实验证明,消毒机器人不会携菌。事实上,消毒机器人本身周围的消毒剂浓度是最高的。”潘晶说。
降低医护人员感染风险
钛米消毒机器人能根据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分布进行沿路径抵进式高水平消毒和自动多点终末消毒,弥补了传统固定式消毒设备的不足。经大量实验和临床应用,高水平消毒模式下,可以对环境物表(光滑表面,粗糙多孔表面)的芽孢以及各种多重耐药菌完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99.%杀灭效果。尤其是在高危环境下,更能大幅降低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起到关键作用。
“此前,武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了一名脑垂体瘤患者。由于当时病人没有新冠肺炎症状,共造成1名医生、13名护士感染,整层大楼也被迫封闭。我们得知后,紧急将原本在综合手术室的消毒机器人调到神经外科,进行高水平消毒,医院快速重新恢复楼层使用。”潘晶说。
全程智能自主控制
钛米消毒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相当高。它能自动识别待消毒目标,围绕高概率带菌体进行°无死角消毒;根据空间面积计算消毒时间,依据空气浓度曲线决定消毒方式和消毒剂用量,整个消毒过程量化管理;拥有自主导航技术,不仅能自主行走和避障,还能自己乘坐电梯和自行充电,全程智能操作,人机分离,保障人员安全。
“我们的工程师只要在消毒医院时设置好消毒地图,将业务逻辑和物理位置进行绑定,后续就无需再进行人工干预。医护人员在使用时,只要在平板上下指令‘去1号留观室消毒’,机器人就能自行前往消毒。同时,医院设置了小充电桩,机器人能自行前往充电,大约1小时就能充满,充满电后,根据消毒面积,可以进行4、5小时到十几小时不等的工作。”潘晶说。
所有机器人的工作情况都可远程集中显示。记者在上海钛米总部的大屏幕看到,医院名称、机器人状态、电量、速度、里程等脱敏信息,一应俱全。潘晶透露,钛米已与中国电信达成合作,未来在5G加持下,机器人可以进行更多边缘计算,减轻机器人本体的离线分析和运算压力。
消毒机器人背后的“保卫战士”
饮水不忘挖井人。消毒机器人支援武汉的背后,我们要感谢消毒机器人的研发与制造人员,感谢冒着生命危险将消医院、搬移到隔离楼层的工作人员,医院沟通协调的工作人员,他们其中,不乏好几位90后。
钟云(化名)是钛米上海总部的CVM部署工程师。1月19日,当他得知需要工程师一同前往武汉时,第一时间退了回家机票,义不容辞地报了名。这是他第一次没有回老家过年。4天后,封城来临,钟云现在仍在武汉。“我不能让我家人知道我在武汉!所以直到现在我家人都以为我是在上海加班。20号我就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