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前叶机能减退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我国首例激光微创技术损毁脑肿瘤手术八成
TUhjnbcbe - 2025/1/23 21:29:00

一想到开颅手术,患者和家属不免会有手术风险高、后遗症多等疑虑和担忧。

年9月27日,赵国光教授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利用激光微创技术损毁脑肿瘤的手术。

传统手术需要在病人颅顶打开5厘米的骨窗,而这台微创手术只需要打开一个直径几毫米的细孔。

脑微创手术的特点是伤口小、精准度高,还可以减少医源性的手术外伤。

早期的大开颅术,病患因为医源性外伤所造成的并发症应是较高的。

而现代化的理想脑部微创手术则有以下原则:

1.较小的颅骨切开。

2.较少的软组织伤害。

3.较短时间且温和的术中脑组织牵引(retraction)。

4.较少的脑组织切开。

5.较少的失血。

6.较短的麻醉时间。

其实,可以说整个脑部微创手术的进步与发展就相当于手术医学的进步史。

术前诊断技术的进步

术前诊断可分临床诊断及影像诊断两方面。

在临床诊断方面,基础生理学及解剖学的研究贡献很大。

例如:年Landis有关脑微血管通透性的研究,年Liljequist有关脑脊髓液动力学及脑室结构的探索等。

在影像诊断方面,年Dandy创始脑室显影术,年Moniz发明脑血管摄影术,经年Seldinger及年Djindjian的改良至今仍占重要的角色。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断层摄影,20世纪80年代磁振造影术包括磁振血管摄影术的运用,使影像造影的重要性更加彰显。三度空间立体影像术,如计算机断层立体造影术的运用,使影像诊断更上层楼。

术前诊断技术的进步,对手术的成功率影响至大。

第一,它使得病灶得以早期诊断,在病灶较小的时候进行手术,自然成功率较高。第二、它提供了术前对病灶本身病理鉴别诊断的信息,同时可以了解病灶与其邻近神经组织的相对解剖关系,可做准确的手术路径计划,大大的减少了医源性手术伤害。

术中仪器设备的进步

发明和引进神经外科手术专用的仪器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在新进的显微镜协助下,神经外科医师可在放大相当倍数的视野世界中,对脆弱又精密的脑内组织进行精密的手术,使不小心伤及神经的危险减低许多。

年Apuzzo开始使用内视镜配合显微镜进行手术。

内视镜的最大优点是提供强力的光源,同时可以利用侧光系统检视直线光源所照射不到的方位。在最新的微创手术中它的角色将日渐重要。

另外,立体定位仪自年代由瑞典LarsLeksell开始研发使用,用以在手术中精确的解剖定位。

立体定位用于脑部手术中深且小的病灶时帮助尤大,可以明显减低医源性伤害。

神经外科医师手术技巧及策略的进步

如何将仪器的优点用到病人身上,就须要神经外科医师的策略和手术技巧了。

传统的大开颅术应该进展成越小越好,然而小开颅术虽然有较少的医源性伤害,却也有它的缺点。

20世纪70年代的显微镜手术就发现下列缺点:

1.手术被限定在较狭窄的空间中,当进行深部手术时邻近的重要组织,如脑干部、颅底血管及神经较易受到伤害。

2.须较多及较强的脑组织牵引以打开手术视野。

3.当手术及颅底部病变时,须移除部分健康的颅骨,容易造成脑脊髓液鼻漏、感染及美观上的缺憾。

不过,在近三十年的努力中,技术的进步已使得小开颅术的微创技术逐渐达到纯熟的境界。

首先是立体定位技巧的运用。

术前的精确定位使神经外科医师可以选定一条比较安全,不会伤害重要脑组织的手术路径,以最小的开颅术达到手术病灶。

在手术中使用的有立体定位雷射光导引系统,及最新发展出的立体定位计算机导航系统(Navigatorsystem),此系统可以将病灶的磁振造影信息输入计算机,在手术过程中经由计算机导航定位,同步得知手术部位在影像中的位置。

其次是钥匙孔迷你开颅术(Keyholecraniotomy)的运用。

此开颅术只须约3x2公分的颅骨切开就可以进行深部病灶手术,如同由门缝钥匙孔可以观测房间内相当大范围的视野一般。

经过解剖学的研究及临床经验,Perneczky归纳出四条常用的路径,这些选定的路径的共同点是仅须很小的颅骨切开,同时对脑组织所须的牵引极小,自然医源性伤害也相对的减少。

最后是神经内视镜快速的发展与使用。

最初神经内视镜只能应用在充满脑脊髓液的脑室内,用以观察脑室内病灶。

随着仪器的进步,当它具有抽取、烧灼及剪切功能后,进一步被用在脑室内脑瘤的切片及切除,大脑导水管阻塞的打通及水脑症的治疗。

目前约有八成的脑部病灶可利用此项微创手术治疗,如脑下垂体肿瘤、颅底脑膜瘤、胶质细胞瘤、转移性深部脑肿瘤、出血性脑中风及三叉神经痛等。

目前国内外并未定论适用此手术的肿瘤大小。理论上而言,肿瘤较大、手术时间会较长、病人麻醉的时间与风险也倍增,但仍要视肿瘤的位置而定。

参考文献

1.Burks,J.D.,Conner,A.K.,Bonney,P.A.,Glenn,C.A.,Smitherman,A.D.,Ghafil,C.A.,...Sughrue,M.E.().Frontalkeyholecraniotomyforresectionoflow-andhigh-gradegliomas.Neurosurgery,82(3),-.

2.Baby,B.,Singh,R.,Suri,A.,Dhanakshirur,R.R.,Chakraborty,A.,Kumar,S.,...Banerjee,S.().Areviewofvirtualrealitysimulatorsforneuroendoscopy.Neurosurgicalreview,1-18.

3.Shim,K.W.,Park,E.K.,Kim,D.S.,Choi,J.U.().Neuroendoscopy:currentandfutureperspectives.JournalofKoreanNeurosurgicalSociety,60(3),.

4.Subotyalov,M.A.,Sorokina,T.S.().Thehistoryofthedevelopmentofneuroendoscopy.HistoryofMedicine,6(3),-.

5.Garza,D.N.,Jimenez,D.F.().HistoryofNeuroendoscopy.EndoscopicNeurologicalSurgery,37,1.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首例激光微创技术损毁脑肿瘤手术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