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配种母猪饲养技术
(一)配种母猪营养需求特点配种母猪在体况较好的情况下,可按维持的营养需要给予;对于体况较瘦和产仔多、泌乳量高,在哺乳后期体况较差的母猪,在配种前宜采取“短期优饲”,即提高饲粮的能量水平(至少比维持量高50%~%)。
经产母猪的“短期优饲”,从配种前11~14天开始加料;后备母猪宜在配种前7~10天开始加料。根据母猪配种准备期的营养需要,配种母猪日粮中应供给一定量的青绿饲料,因为青绿饲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对母猪的发情和排卵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还应注意给配种母猪供应蛋白质,不但要考虑其数量,还要考虑其质量。一般要求在每千克日粮中含蛋白质12%以上。
母猪对无机盐要求较高,尤其对钙的供应不足极为敏感,但很少缺磷。一般在日粮中应供应15克的钙、10克的磷和15克的食盐。母猪对维生素缺乏较为敏感,尤其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不能缺乏。
(二)配种母猪体况控制一般来说,配种母猪保持七八成原,就可以保证其正常发情、排卵和配种,从而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可采用限制饲喂,防止配种母猪采食过多、体况过肥,或适量增加日粮中的粗纤维含量来防止过肥。但母猪过瘦,也会影响其发情,从而减少排卵,使卵子活力弱、产仔数下降。对哺乳期掉原严重的配种母猪应增加其采食量,以维持其良好的体况。
二、空怀母猪管理技术
(一)断奶期减料管理在仔猪断奶前几天,母猪还能分泌相当多的乳汁(特别是早期断奶的母猪)。为了防止断奶后母猪患乳房炎,在断奶前后3天要减少配合饲料喂量,给喂一些青粗饲料,促使母猪尽快干乳。
断奶母猪干乳后,由于负担减轻、食欲旺盛,应多供给营养丰富的饲料,保证其充分的休息时间,使母猪迅速恢复体力。此时日粮的营养水平和给量要和妊娠后期相同,如能增喂动物性饲料和优质青绿饲料更好,可促进空怀母猪发情排卵,为提高其受胎率和产仔数奠定物质基础。
(二)短期优饲空怀母猪的短期优饲,可促进母猪发情排卵,为提高其受胎率和产仔数奠定基础。
三、促进母猪发情的措施
(一)公猪刺激母猪对公猪的气味、求偶声、鼻触拱及爬跨等性刺激非常敏感。将公猪赶进久不发情的母猪圈中,用公猪追逐母猪,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0-15分钟,或把公母猪关在同一圈内。母猪通过视觉、嗅觉及触觉感受公猪强烈的性刺激,经神经传导,促使脑垂体产生促卵泡成熟激素,从而诱发母猪发情排卵。
(二)合群并圈将不发情的母猪调换到有正常发情母猪的圈内,让发情的母猪对其追逐爬跨,其一般4~5天就会发情。
(三)饥饿刺激为了促使哺乳母猪迅速断乳和集中发情配种,可采取饥饿断乳法,即母猪断乳时减少原饲料量的2/3,并减去精料及多汁饲料,每天只喂些酒槽和玉米秸粉,使其处于半饥饿状态。经4~5天母猪乳房就会出现皱褶并开始上缩,再过4~5天大部分母猪就开始发情。但要注意,一旦乳房出现皱褶上缩,就应立即增加饲料给量,使其吃饱、吃好,为其排卵做好准备。
(四)按摩乳房对个别发情较晚的母猪,每天2次按摩乳房10分钟,这样能促进其乳腺的发育,刺激分泌黄体生成素,兴奋母猪的性活动,促使其发情和排卵。
(五)药物催情在生产中使用的激素有孕马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合成雌激素等。对于个别迟迟不发情的母猪,肌肉注射1支孕马血清或绒毛膜促性腺素0单位,经3~5天即可发情。也可用中草药催情。
(六)加强运动将不发情的小母猪赶到公共运动场内任其自由运动或适当驱赶其运动。运动场里设置饮水器和食槽。晚上不必将其赶回猪舍(冷天或大雨天晚上则需赶回),连续2~3天。运动场里适当投喂一些青饲料或牧草。舍外太阳光照射有利于母猪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