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麻辣未闻,作者李斌
麻辣未闻.
未来财经官方账号,专注财经领域,解读财经政策,剖析行业动态,提供有价值的新闻服务
作为中国生长激素市场市占率第一的长春高新,素有“生长激素第一股”的称号,默默无闻竟年入超百亿。5月11日,长春高新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根据现有数据,年第一季度生长激素产品中长效生长激素占比提升到了25%以上。
事实上,生长激素具有明确的适用症,此前未来网做过专题报道《未来健康
起底生长激素百亿市场,“增高针”究竟水有多深?》,揭露我国“增高针”市场存在的药不对症现象。
另一方面,从早期成就股民资产暴增一夜成名,到“增高针”被新华社点名,再因辅助生殖业务蹭上“三胎概念”,以及生产激素进医保,长春高新的股价有高点超.20元/股至截至发稿前的.30元/股,公司市值的缩水让资本市场投资者也受到了损失。
长春高新到底是家什么样的公司,以至于在资本市场和用户市场都能掀起如此波澜?
“东北药茅”养成,股价犹如过山车
成立于年的长春高新,可以说从诞生至今一直处于市场热议的话题中,而其最被市场认可的标签则是“生产激素第一股”。
公开资料显示,生长激素是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儿科领域,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替代治疗,可以明显促进儿童的身高增长,并改善其全身各器官组织的生长发育。而长春高新过去多年的主要业务就是为缺乏生长激素的矮小症患儿提供促进身高增长的重组人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年。彼时,美国FDA批准生物制药公司基因泰克的重组生长激素上市,让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身高还能被“定制”。在此背景下,生长激素一度被认作是“神药”在全球风靡,基因泰克更因其独家的产品研发与生产权备受追捧。
直到年,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研发上市了第一只重组人生长激素粉针剂,终结了国人靠国外针剂“圆长高梦”的局面,而作为国内首家研发上市生长激素的企业,长春高新无疑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不过,长春高新并未止步于此。凭借早期采用经销的销售模式打破国外药企瓜分国内市场的局面后,以长春高新为首的中国药企占据了国内生长激素市场95%的市场份额。根据IQVIA和国元证券数据,年,金赛药业在国内生长激素药物领域占据78.39%的市场份额,而第二名的安科生物市场占有率仅为13.95%。遥遥领先的市场份额让长春高新坐实了“生长激素第一股”的称号。
事实上,长春高新在资本市场的走红与一场“造富神话”有关。据媒体报道,年,大连一位女士用5万元购买了长春高新股票,但随后忘记密码,多年没有交易。直至年4月,其前往证券公司准备销户,才发现昔日的5万元已“摇身一变”为万元。该事件一度被视为价值投资的经典案例,被广为流传。但值得注意的是,彼时的长春高新正值鼎盛时期,股价一度触及元/股。
此后,长春高新则因营销过度而成为“黑红”典型。
“花费10万元,长高5厘米”是不少医药代表在销售“增高针”(即生长激素)时的话术。然而,在新华社此前的报道中,“杭州家长花费48万元,孩子仅长高1厘米”事件持续发酵,新华社也在报道中特别提示称,生长激素有被滥用的苗头,可能带给使用者内分泌紊乱、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作为“生长激素第一股”,长春高新自然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年开年,生长激素被纳入国家集采范围,又将长春高新送上了热搜。根据国家药监局数据,进入集采项目中,平均50%的药品价格降幅意味着长春高新这种强势的定价权将受到威胁。
相应地,长春高新的股价也呈走低之势。即便其后续宣布放弃竞标,但股价也只是获得了短暂回调,远不能补回在产品即将进入集采目录影响下缩水的市值。截至5月13日收盘,长春高新股价报.30元/股,距离其历史最高点已跌去近七成。
“生长激素第一股”的变与不变
即便稳坐“生长激素第一股”宝座,长春高新仍面临着诸多增长困境:一方面,行业高毛利吸引越来越多玩家入局,长春高新的市场份额将面临威胁;另一方面,面对中国持续低迷的人口增长率,需求市场或面临天花板。
根据长春高新财报,其年至年总营收分别为73.74亿元、85.77亿元及.47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8.20亿元、39.13亿元及46.17亿元,对应年份的毛利率分别为91.33%、90.85%及91.31%,直追贵州茅台平均91%的毛利率,是当之无愧的“东北药茅”。
同时,财报数据显示,生长激素普通针剂的成本不足30元。对比之下,生长激素产品流转到市场上的价格却动辄千元,这一行业的暴利显露无疑。也正因此,生长激素市场引来众多玩家入局。其中,安科生物于3月28日发布公告宣布,其于年就开始筹备的“年产万支重组人生长激素生产线扩建提升项目”取得新进展:公司主营产品人生长激素产能收到国家药监局下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公司北区注射用人生长激素新增生产线正式批准生产。
更早的消息是,包括老牌中药企业济川药业年11月发布公告,宣布获得天境生物在大陆地区的长效重组生长激素伊坦生长激素(简称“TJ”)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华润三九则早在年7月就宣布将在大陆地区通过合约销售模式推广国际药企诺和诺德的生长激素注射液。除此以外,未来网记者通过查阅上市公司财报发现,通化东宝、亿帆医药、仁和医药等多家企业都有生长激素产品处于上市前准备阶段。
众玩家入局之下,长春高新开始“卷”起新风潮,深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