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但又精密联系的机器,也许某些部件在特定的条件下突然好转,却并非一定是件好事,更多的需要全面综合的检查,否则将“坏事”当成“好事”,延误了治疗就麻烦了-----童医生
糖尿病是我国老百姓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病,俗称“消渴症”,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导致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影响。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比较痛苦和麻烦,因为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该病是无法做到完全根治,所以人们就认为这就意味着一旦得了糖尿病就必须严格的服药来控制血糖了。
血糖高的人不能多吃的食物
其实不是的,因为大多数人的血糖是可以通过单纯依靠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就可以保证在正常范围的,但是这个说着容易但做起来很难,所以大多数的人想血糖正常只能吃降糖药或者是注射胰岛素。
某中学的张老师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不过张老师的自律能力不错,在患糖尿病的十几年中,无论是饮食还是运动都能够严格的按照医生的要求来,所以血糖一直控制的不错。
大家都佩服张老师的毅力,但张老师却内心有苦不能说,真的是有什么,千万别有病,尤其是被称为“穷”病的糖尿病------是什么好吃的也不能吃啊。
于是乎,对于张老师来说,如果能够治愈糖尿病,那真是做梦都想的愿望。
还别说,在前几日,张老师的这个愿望似乎突然实现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不久前,张老师发现自己的测的血糖总是偏低,还有心慌、出汗、饥饿感的感觉,自己上网一查认为这个症状和低血糖很像。
于是就觉得,是不是自己的降糖药吃多了,所以就将降糖药给停了,还别说,药停了,这个不适的症状也消失了,张老师开始那是一个高兴啊。
可是这种“舒适”的状态没持续几天,张老师就发现自己似乎没精神了,不仅不爱说话了,就连饭都不爱吃了,她的爱人感觉自己的妻子好像变了一个人,沉默寡言的一点都像过去那个爱说话的人。
更奇怪的是,张老师感觉自己好像很怕冷了,明明是初夏了还是觉得冷,甚至要穿隆冬的棉衣也不暖和,这个脸也有些浮肿。
张老师的丈夫认为这里面有问题,于医院进行检测,结果果然查出了问题,在张老师的脑垂体里面有一个梗塞灶,导致张老师体内的激素水平全面下降,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Houssay综合征”。
垂体
所谓的“Houssay综合征”,又称“糖尿病自行缓解综合征”,就是指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时所导致的一种代谢异常综合征。
换句话说,张老师的这种情况可以算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
我们都清楚糖尿病本身并不厉害,厉害甚至是要命的就是这些并发症。
就像张老师这样的,由于长期的血糖高,导致垂体及周围的微血管病变,从而出现垂体梗死,进而引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导致升血糖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等)分泌不足,最终使张老师表现为“血糖正常”的假象。
既然确定了疾病,知道了其原因和原理,于是主治医师对张老师进行了有效治疗,通过给予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2~3周后张老师的畏寒、纳差、嗜睡、浮肿等症状明显改善。
当然了,与之对应的是,张老师的血糖也恢复到过去的水平,又不得不开始进行控糖的治疗,但总体上要比三个周前的状态好太多了。
糖尿病及并发症
最后,童医生想说的是,如果患糖尿病多年,血糖突然正常或者变低,未必是好事,有可能是体内的激素分泌出现了问题,就像“Houssay综合征”这种,诊断确诊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却未必清楚。
总之,无论是什么情况,一旦身体的状态和以往的情况出现比较大的改变,并且持续超过一个周没有好转的,千万不要拖,一定要抓紧进行正规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容易发生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