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
月经对于女性来说代表女性生殖系统卵巢功能发育成熟,正常月经来临,表明女性身体健康,月经还赋予了女性当妈妈的权利。
但是对于有的女性朋友来说,月经总是提前报道,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可能造成月经提前的原因有哪些?
为何“大姨妈”总是提前“报道”呢?或许与身体的这5点有关
1.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会导致月经提前,月经周期是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三者相互作用进行调节的,下丘脑调节垂体功能,垂体调节卵巢功能,子宫内膜会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
2.黏膜下子宫肌瘤
由于黏膜下子宫肌瘤会向宫腔内生长,使子宫内膜面积变大,影响子宫收缩功能,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的症状。
3.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可能会导致月经提前,还容易增加月经量,出现痛经的症状,对于有的女性来说,还可能会有白带异常,腰部疼痛等症状。
4.避孕药
如果服用紧急避孕药的时间在月经周期的第20天之前,那么就会导致月经提前,出现月经提前的症状,主要是由于避孕药的副作用引起的。
避孕药都含有大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服用后会造成激素水平紊乱,造成经期提前。
5.卵巢早衰
月经提前是卵巢早衰的表现之一,卵巢早衰导致月经提前,可以通过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卵巢早衰会导致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容易导致月经提前。
月经期间注意事项
1.注意保暖
月经期间女性体内性激素和孕激素处于较低状态,子宫内膜脱落也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所以月经期间要注重保暖,有助于增强抵抗力,保证胃肠道功能正常运行,提高抗病能力。
同时在饮食上也要注重"保暖",月经期间不要吃寒凉的食物,凉性食物会引起宫寒,容易导致月经量发生改变,
医学认为,血得热则行,得寒则滞。
2.禁止剧烈运动
月经期间禁止剧烈运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子宫收缩,增加出血量,引起痛经,还可能导致妇科感染。
月经期间剧烈运动容易使月经血从子宫腔流入盆腔,容易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甚至是不孕症状。
因此在月经期间可以做一些舒缓的运动,比如散步,时间也不宜过长,散步有助于促进月经血排出,缓解痛经症状。
3.不能同房
月经期间同房容易造成感染,经期时阴道中有血液,阴道抵抗力低,宫颈口松弛,容易造成阴道感染,导致盆腔炎症,因此月经期间不能同房。
4.勤换卫生巾
经血中营养物质丰富,容易导致细菌滋生,所以要勤换卫生巾,最好白天每两小时就要换一次,要使用吸收力强,保护功能好的卫生巾,建议每天都用温热的清水清洗外阴两次,这样保证局部的清洁。
5.保持心情舒畅
由于月经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衡,雌激素相对过高,孕激素相对降低,有可能导致情绪低落或者暴躁,肝主疏泄,心情的舒畅有助于肝脏功能正常运转,因此在月经期间也要保持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