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很多矮个子的父母养出了高个的孩子,其他家长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认为人家孩子是运气好,但其实可能是你没有看见别人的努力。因为很多家长不知道身高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得到改善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爸妈不高,怎么才能让孩子长高?
每个孩子都有遗传身高就像大家所认为的,遗传对于身高的影响很大,经大量的数据统计,孩子身高有70%受遗传因素影响。研究者还研究出一套用来计算孩子遗传身高的公式,供大家参考:
男孩:(父身高+母身高)÷2+6.5±4
女孩:(父身高+母身高)÷2-6.5±4
这一公式是根据统计数据总结出来的规律,用于预测健康孩子在正常生长环境不进行任何干预能够长到多高,是目前公认比较精准的预测公式。
孩子的遗传身高偏矮甚至属于矮小,怎么办?按照们的认知习惯,男生cm左右,女生cm左右差不多认为是中等身高;如果计算出来的遗传身高低于一般的中等身高,爸爸妈妈可能要问了:“我家孩子是不是一定会矮呢?有没有长高的希望?”
当然有希望啦,我们还有30%的长高潜能,可以通过后天改善获得啊!遗传身高虽然是确切的数据,并不代表孩子的身高无法改变,就像同父母生出来的兄弟、姐妹身高也会有差异,那是什么造成这样的差异呢?要怎样做才能够改善后天身高呢?01孩子养成有益于长高的生活习惯会响身高的生活习惯主要有这三个:睡眠、营养、运动。其中,科学的睡眠和运动可以促进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而营养充足可保证长高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物质。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睡眠时刻表,保证孩子晚上能在10点以前入睡;制定适合孩子的运动计划表,保证一定量的运动;同时也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但是也要适量,避免营养过剩。
02家长对身高足够重视并积极管理定期检测孩子身高,至少每半年给孩子量一次身高并记录下来,尤其是有难产史、宫内发育迟缓、小于胎龄儿、家族有矮小者以及遗传身高偏矮的孩子。这些孩子矮小的几率比其他孩子要高,如果发现孩子生长速率缓慢,比如:3岁的儿童身高增长速率为7cm/年,3岁至青春期的儿童身高增长速率为5cm/年,青春期儿童的身高增长速率为6cm/年。医院就诊了。
03积极治疗矮小相关疾病导致孩子身高发育异常有两类情况,一种是晚长,另一种则是疾病造成。如何分辨孩子是不是晚长呢?可不要让亲戚或朋友来判断,这事得医生说了算。医生通过骨龄检测以及其他相关辅助检查,可以判断孩子的身高潜力以及是否是晚长。晚长属于体质性因素,晚长的孩子会比其他孩子更迟一些开始猛长,并在成年时达到正常身高。
如果不是晚长,那就有点复杂了,因为导致矮小的疾病很多,比如: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小于胎龄儿、Turner(特纳氏)综合征、Prader-Willi(普达威利)综合征、Noonan综合征、SHOX基因缺失等等,这些疾病造成的矮小可以用生长激素治疗。
查到病因后,如果想要改善身高,一定要尽早治疗。因为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如果骨骺闭合了,用什么药都不能再长高了。
04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研究显示:愉快的心情能促进孩子长高。并且,比起身高,健康阳光的孩子更招人喜欢,不是吗?
来源生长激素
莫让家长的大意丢了孩子的身高!“二十三蹿一蹿”“有苗不怕长”,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孩子“晚长”一说,所以导致“矮身材”成为家长最容易忽视的儿童疾病之一。这种思想,导致很多矮身材孩子失去最佳治疗年龄。“晚长”是每一个矮身材儿童家长的美好愿景,当发现孩子比同年龄孩子矮的时候,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还小只是晚长,希望后面无需治疗会自然完成追赶。但,事实真的会这样吗?每个孩子都是晚长吗?我们的孩子是“晚长”吗?什么样的孩子是晚长,让我们看看决定儿童身高是否还会继续生长的因素,看看儿童不同阶段的身高生长速率再下定论。孩子身高是否继续生长是不是由年龄决定的?答案是否定的!医学上孩子还能不能长高,是“骨龄”决定的,不是“年龄”决定的。一个家长说“我孩子才15岁,没成年呢,一定会长高,他现在矮啊,是晚长。毕竟我的孩子年龄摆在这”。事实上15岁的孩子确实属于生长发育期,但是,15岁个子长不长就不一定了。所以体检时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骨龄和骨骺线。什么是骨骺线?骨骺与干骺端之间的软骨,在幼儿的骨龄x光片上表现为一条较宽的透光带,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短,当骨骺与干骺端的软骨完全骨化后,就形成一条紧密的缝,此时骨骺线完全闭合,骨骼停止生长。“龙生龙,凤生凤”很多父母以为高个子父母的孩子就不用愁,矮个子父母的孩子就长不高。遗传真的是决定身高的所有因素吗?让我们看一组数据年到年,日本人和中国人的族群遗传基因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但是身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发展有了明显的增长。所以尽管遗传是跟身高相关的几个重要因素之一,但身高也受营养和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比如母亲怀孕期间的健康和童年时期的饮食等。一般来说,如果在相似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患者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以上或第三百分位以下,就能诊断为矮身材了。另外,孩子身高增长速度也可以作为一个评判标准:★3岁以下婴幼儿增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3岁——青春期前,增长速度小于3-5厘米/年;★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5-6厘米/年,都属于身高增长缓慢。导致矮身材的原因1、疾病造成的矮身材。因疾病造成营养不良或消耗过多,致使生长发育迟缓,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2、环境影响造成的矮身材。由于家庭破裂或不和睦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使下丘脑分泌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减少,导致矮身材,同时伴有情绪、精神异常,无其他异常,如及时改变环境后,能恢复正常生长发育。3、遗传性身材矮小。父母遗传因素占70%,其余30%通过科学的干预,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把握后天的30%完成身材追赶。4、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在身材矮小人群中约占30%,多见于男孩,有家族性。出生体重正常,但生长速度缓慢,青春发育期延迟2-4年,身高、骨龄及性发育均延迟。5、小于胎龄儿。母亲在孕期营养不良、疾病、胎盘功能不全等原因,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出生时体重、身长均低于正常,此类矮身材应从出生开始积极采取保健措施,如加强营养、锻炼等赶上生长。6、垂体性矮身材。因垂体前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所致,体型匀称,生长速度缓慢,骨龄延迟。可通过治疗刺激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7、染色体疾病。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等,均有生长速度减慢,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及特殊面容,但体型正常。矮身材对孩子的影响矮身材影响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个头矮小、免疫力差,经常生病、挑食、偏食、厌食、营养不良、矿物质摄入不足等。矮身材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情绪,甚至是社交能力。矮身材的影响可能会伴随着孩子一生,影响报考专业、参*、就业、甚至于婚姻的选择......家长容易陷入的误区莫让家长的侥幸耽误了孩子的生长期,家长易入的三个误区:误区一:盲目相信晚长说法相信“晚长”一说,盲目以为孩子年龄小有的是时间追赶导致“矮身材”成为家长最容易忽视的儿童疾病之一。这种思想,导致大多数孩子失去最佳治疗年龄。误区二:父母个子高,认为孩子一定会长高综上所述,遗传虽然是影响身高的重要因素,但也只占70%左右,后天因素也能决定孩子的最终身高。根据对照表,当发现孩子停长、缓长时,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切不可疏忽大意而耽误了治疗时机。误区三:父母个子矮,认为孩子一定长不高有的父母自己身高不理想,就认为孩子天生也是矮个子,即使孩子有长高的机会,家长也不去争取,放弃把握后天的30%,让孩子无法完成追赶。对矮身材孩子的建议所以当发现孩子矮身材一定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科学合理的应对孩子矮身材问题。国际上现在应对矮身材除了生长激素治疗外建议做到以下几点:一、合理正确的饮食营养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要少吃垃圾食品,碳酸饮料,如果能做到营养均衡、合理膳食、不挑食,平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的均衡摄入,那么孩子的身高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二、适量合理的运动锻炼保证适量有助于促进孩子的骨骼发育和四肢的增长的户外运动,尤其是跳跃性较强的运动,比如篮球、跳高、排球、跳绳等。另外,晒太阳有利于身体骨骼钙质的吸收,也可促进身高发育。三、科学充足的睡眠正常儿童在青春中期,生长激素分泌脉冲强度(分泌峰值)和24小时总分泌量均可成倍增加。促进人体长高的生长激素分泌具有不均衡性,其中,分泌最多的有两个时段,分别是21:00~1:00,5:00~7:00。在夜间深睡眠状态下,生长激素分泌量是白天的5倍,而且睡眠时肌肉完全放松,有利于关节和骨骼伸展。来源生长发育科普网一附院内分泌科诊疗特色之一
生长发育亚专业
河北医院内分泌科自年开展生长发育亚专业专科门诊,是张家口地区开展生长发育疾病诊治最早的单位和科室。科室有针对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的就诊流程和诊治规范,诊断技术先进,相关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的设备齐全,可以检测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维生素D等水平;可以进行生长激素兴奋试验、性激素激发试验;可以进行骨龄测定、垂体核磁、性腺超声等检查;对疑难患儿可以进行基因测序和染色体检查。目前在在我院内分泌科生长发育门诊就诊并且得到明确诊断和治疗的疾病种类包括:特发性矮小、生长激素缺乏症、Turner综合征、小于胎龄儿、神经纤维瘤病、Prade-Willi综合征、性早熟、鞍区肿瘤、青春发育延迟、性腺功能减退等。年全年因生长发育住院患者80例,平均月门诊量50人,帮助50多位患儿实现长高愿望,年生长发育门诊量日益攀升,疾病种类更加多样化,我们将会继续为帮助张家口地区的患儿们解决生长发育方面的问题而努力前行。专家介绍:
许峥嵘,年出生,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河北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河北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医师分会委员;张家口市医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委员;张家口市医学会糖尿病足分会委员;张家口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内科学内分泌硕士学位,年晋升为主治医师,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一年,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年晋升为副教授。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负责张家口市唯一的生长发育门诊、矮小门诊。目前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篇,以项目负责人完成张家口市科技局科研课题2项,目前在研河北省卫计委课题1项、张家口市科技局课题1项。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和周四全天内分泌科专家门诊,每周六上午生长发育门诊。联系手机:
教你如何区分儿童“生长痛”关于“生长痛”的疑问
很多儿童腿部的疾病如肿瘤、滑膜炎,它出现的疼痛部位和临床表现和生长痛非常相似。
生长痛恐怖吗?
”生长痛“是因为儿童生长速度过快出现骨骼过度生长而肌肉、神经血管、组织跟不上生长,出现的一种牵扯性的疼痛。骨头、肌肉、神经血管、组织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也不是因为钙质缺乏而引起的疼痛。
01
生长痛的特点
生长痛多表现为下肢肌肉疼痛,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在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尔会在腹股沟区疼痛,一般是以关节以外的地方,典型的就是酸痛疼痛,也有部分病例是一侧疼痛,主要是肌肉疼痛,而不是关节或者骨骼的疼痛,疼痛多发于夜间。
生长痛,不一定会持续在同一个地方。有可能出现在右大腿,也有可能出现在右小腿,但过一段时间又可能在左侧出现。
持续时间?
出现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两个小时,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就会自然消退,
发作特点:时断时续、发作时间不会很长。
02
病因
因儿童活动量相对较大、长骨生长较快与局部肌肉筋腱的生长发育不协调所致,是生理性疼痛。
这些部位没有任何外伤史,活动也正常,局部组织无红肿、压痛。
03
怎样缓解生长痛
1.转移注意力
2.局部热敷、按摩
3.减少剧烈运动
4.补充营养
学会辨别生长痛
生长痛的发生断断续续,若小孩出现持续性疼痛,很有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
骨折疼痛
疼痛特点:
1.疼痛部位的固定性
2.疼痛部位的红、肿
3.活动时疼痛加剧明显
滑膜炎
1.肿胀、疼痛
2.关节活动受限,活动疼痛加剧
3.发热、皮肤升温
关节炎
1.骨关节炎: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活动范围受限。
2.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压痛,以及肿胀;晨僵至少30分钟;手指关节、腕关节、踝关节的小关节容易受累,身体两侧容易对称性发作。
3.感染性关节炎:寒颤、发热,关节疼痛等炎症性表现,且浑身乏力。
4.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突然发作,关节出现疼痛、红肿、关节发热;周期性。
骨肿瘤
1.持续性放射性疼痛
2.肿胀
3.肌肉萎缩、畸形
4.病理性骨折
白血病
骨骼和关节疼痛:常比较剧烈,部位不固定,主要见于胸骨、四肢骨、脊柱和骨盆。
小贴士
●注意事项:如果小孩持续疼痛超过一个月或者每次都是单独一个地方疼痛,医院做检查排除其他病因。
来源儿童生长发育
河北医院内分泌科团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如果您觉得本文内容对他人有所帮助
可以转发到朋友圈或转给有需要的人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