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带您了解颅内生殖细胞瘤的典型表现,神经内分泌相关临床症状,以及如何自行观察神经内分泌相关临床症状的变化。
回顾:什么是颅内生殖细胞瘤?
(intracranialgermcelltumor,以下简称iGCT)
iGCT是一组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除了成熟畸胎瘤之外,大多数为恶性。
该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是发病率低的少罕见病。
iGCT好发于松果体区、鞍区和基底节区。男童多见于松果体区,女童多见于鞍区,也可以有双病灶或多病灶表现。其中,鞍区病变会影响儿童神经内分泌功能,因此垂体-靶腺功能替代贯穿治疗的始末,需要高度重视。
总体特征为起病早,对放化疗敏感,生存期长。
有效治疗消除肿瘤占位病变后,如果缺乏有效康复治疗,患儿的生活质量可能受到影响。
早期诊断、恰当放化疗和神经内分泌康复需要神经外科、病理科、放疗科、化疗科、内分泌科等相关学科的合作。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常见表现?
神经内分泌功能受损表现:尿崩症、生长迟缓、青春期发育延迟、性早熟、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
颅内压增高:常见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以嗜睡甚至昏迷。
视力、视野受损:常见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可有视野缺损。
神经认知功能受到影响:记忆力减退,学习能力下降等。
行为活动障碍:肢体无力、偏身瘫痪、行走困难、共济失调等。
什么是神经内分泌功能受损表现?
尿崩症:成人尿量每24小时超过mL或儿童尿量每24小时大于每公斤体重50mL,伴有烦渴、多饮、夜尿增多、尿色清等。实验室检查提示血钠和血渗透压水平升高,尿渗透压和尿比重下降。
身高增长缓慢:①身高增长速率减小:即2岁儿童为7cm/年;4、5岁至青春期儿童5cm/年,青春期儿童6cm/年;②骨龄低于实际年龄2岁;③身高低于正常参考值2个标准差或第3百分位数者(详情请咨询专业医生)。
青春期延迟:一般来说14周岁的孩子(女孩平均8-13岁,男孩平均9-14岁)没有第二性征出现,需要考虑青春期延迟。
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精神萎靡、乏力,体力下降、活动量减少,食欲减退、食量减少,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
如何在家观察尿量变化?
测定当天从晨尿排空后开始记录,一直记录到第二天晨尿量(总共24小时)。
积极调整药物阶段的患儿应该每2小时记录一次尿量,并计算总量。
病情稳定患儿可以按照时间段记录,并计算总量(图示如下)
婴幼儿用尿不湿称重粗略估算。
观察孩子是否有喜饮凉水表现。
切勿限制孩子主动饮水!
如何观察孩子身高变化?
记录身高(婴儿身长),清晨赤脚背靠家里同一面墙,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在家贴身高测量图。
3-6个月测量一次,并记录,复诊前加测一次。
家长目测孩子身高未增长时,应该降低测量频率,避免增加孩子心里负担。
如何观察孩子发育变化?
男孩:睾丸增大,阴茎增粗,阴囊变深,阴毛腋毛生长,声音低沉,胡须,晨勃,遗精。
女孩:乳房隆起,乳晕增大,阴毛腋毛生长,月经初潮。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定期带孩子完善女孩妇科超声(需测量子宫体积),男孩生殖器超声(需测量双侧睾丸容积)评估发育状况。
如何观察孩子生活质量改变?
家长需要从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学校表现四个方面来观察孩子的动态变化。
PedsQL4.0肿瘤患儿生活质量评价量表是目前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有效评估工具,中文版如下,欢迎测评。
量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