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前叶机能减退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病例分享第二十二期手术切除类垂体
TUhjnbcbe - 2021/2/24 18:54:00

病情介绍:

患者:男,48岁。黑龙江省人。因“双眼视物模糊一年余”由门诊收治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蛛网下腔出血病史

现病史:该患者于1年前出现双眼视物模糊,渐加重。医院,行头部CT检查,诊断为垂体瘤,当时未予系统治疗,近几个月来眼部症状加重,来我院就诊。门诊以“鞍区占位”收入院,自发病以来,睡眠尚可。

查体:患者意识清,生命体征平稳,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左眼视力0.1,右眼视力0.4,粗测视野双颞侧偏盲,眼球活动自如,肢体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入院时头部ct:

鞍区可见类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界尚清,向上突入鞍上池

诊断:鞍区占位

MRI平扫:鞍内及鞍旁占位,周边强化

矢状位MRI:

鞍内及鞍旁占位,周边强化

CTA成像示:

右侧前交通见瘤样突起,基底部宽约3.8mm,高约7mm,尖端指向下方

诊断:右侧前交通动脉瘤

治疗经过:林志国主任及其团队全麻下右侧翼点入路,逆行打开侧裂,打开侧裂池和颈内动脉池,沿右大脑前动脉探查至前交通动脉处,于前交通动脉见约2.5X2.5X3cm大小囊性突起,颈部较窄约5mm,瘤体通过视交叉前间隙向鞍上生长,视交叉被向下挤压变扁,左右视神经向两侧挤压变薄。在瘤颈部切断瘤体,锐性分离瘤壁与左右视神经、视交叉和垂体柄粘连,将瘤壁整体切除,左右视神经、视交叉和垂体柄解剖保留。

术后患者恢复较好,术后复查头部CT:鞍上区见条状高密度影及其伪影

患者术后10天患者恢复良好:

病历经验分享:

鞍区肿瘤大多为垂体瘤、脑膜瘤和颅咽管瘤。少数前交通动脉瘤和大脑前动脉瘤在CT上也表现为鞍区占位性病变,表现为圆形或分叶状血管密度样均质肿块,且临床表现类似鞍区肿瘤。MR检查对无血栓形成的鞍区动脉瘤很容易通过血管流空现象来识别。对于鞍区肿瘤,如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动脉瘤的可能:1病史中有SAH史2单侧视野缺损3影像学表现鞍区类圆形病变,CT有钙化,MRI有流空现象。

治疗以手术和介入治疗为主。鞍区占位怀疑动脉瘤者,如术前未做血管造影证实有动脉瘤的存在,则手术风险极大,尤其是经蝶窦入路者。所以鉴别动脉瘤和垂体腺瘤术前血管造影是必要的。

我科现已开通“好大夫在线”个人主页欢迎点击下列网址进行咨询、反馈服务个人网站

林志国医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病例分享第二十二期手术切除类垂体